讀書會日期更改
- 拉拉手之讀書會

很抱歉讀書會,原訂8/23星期六下午2:30~5:30
因故改為8/24星期日下午2:30~5:30
歡迎各位朋友踴躍報名喔





  |  permalink

拉拉手八月份讀書會
- 拉拉手之讀書會

八月份讀書會選書:《兩位嚴肅的女人》


這是一本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就能讀完的小說,卻足以讓我們思考許久。也許會和我一樣,在經過了很久以後,仍然不自覺會深深地想念起書中的這兩位主角。

戈林小姐對於罪惡的認定、進行除罪的生活方式,對於允許的和不能逾矩的、該靠近的和該徹底拒絕的……全都顯得如此堅決深刻;然而何謂「標準」,標準又是多麼的不可一般。她卻何以那樣永無止盡地遵循著。

考伯菲爾太太和先生的一段旅行。從開始顯得多麼害怕和不自在,到後來卻怎麼能夠擁有勇氣,決定去探索另一個更深層更陌生的自己,否定了以往,甚至否定了他們之間的婚姻關係;重新選擇了嚮往已久的生活──對她而言,才是真正的快樂。

閱讀中,或許將出現很多的不可思議和荒唐無解,然而,一如我們的生命,在每個不同的階段也許曾有過一些難以概括、分析、理解的決定與轉變吧。

即日起開始預約報名,10人為限,且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帶領人:Sanny、middle
活動時間: 2008/8/23(六)下午2:30~5:30
活動地點:近古亭捷運站。請詳見回信。
活動費用:每人酌收場地費100元(提醒您!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
報名信箱):[email protected] (請留方便稱呼的名字、聯絡電話、一妹兒,註明參加「八月份文學讀書會」,如三天內未收到報名回信,請再來信確認,並於拉拉手網站留言版留言。)

附註:「文學讀書會」和「電影分享會」活動詳情請定期關注拉拉手網站
  |  permalink

第二期讀書會
- 拉拉手之讀書會

第二期讀書會選書:《頭朝下》


這是一本很容易就可以閱讀得完的小說,但即便輕薄,卻非常地具有吸引力。看了一遍之後會覺得似乎有什麼東西遺漏了?可能是某些複雜的情緒,或某些轉變的因素;而這確然就是作者的動人之處,篇章間充斥著無數詩意的象徵性語言,看似不難,卻極為精簡,但又很美,當然也很值得我們來細細咀嚼。

《頭朝下》主要是描寫一位陰陽人的成長。從小被父母當成女孩子德妮絲來撫養,後來自己決定認同自己是個男孩子──保羅。他的一生,始終都存在著兩個靈魂,彼此爭吵;他將如何對待一直以來所厭惡的德妮絲,又將如何捍衛另一個心屬的保羅,除了生理上的纏鬥與革命,最重要的還是心理上該如何平衡與坦然面對。

保羅曾經遇見過女孩,也遇見過一位同樣自認為是「性倒錯」的男人,每一種組合搭配都彷彿是上天不經意的捉弄,而他最終該歸屬於誰,是性別,還是人?

這個四月,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既奇幻又不安的世界──珍妮絲/保羅的真實故事。

即日起開始預約報名,10人為限,且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帶領人:Sanny、middle
活動時間: 2008/4/13(日)下午2:30~5:30
活動地點:台北某捷運站附近。詳見回信。
活動費用:每人酌收場地費100元(提醒您!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
報名信箱):[email protected] (請留方便稱呼的名字、聯絡電話、一妹兒,註明參加「四月份讀書會」,如三天內未收到報名回信,請再來信確認,並於拉拉手網站留言版留言。)

附註:未來,「文學讀書會」將每兩個月(即每個雙月份)舉辦一次,活動當次皆重新開放招收,並可接受預約報名。詳情請定期關注拉拉手網站。

  |  permalink

拉拉手第一期讀書會因故改期
- 拉拉手之讀書會


很抱歉,由於第一期讀書會日期與拉拉手其他活動撞期
所以因故更改日期至2008年2/17(日)時間是下午2:30~5:30
請大家踴躍報名

  |  permalink

拉拉手第一期之文學讀書會
- 拉拉手之讀書會

第一期的讀書會


常常有人問我,讀書會是不是一定要看完整本書才能來,我說不用。
真的不用嗎?
我想,如果看過了當然更好呀。理解勢必會更加地深入。

第一期的讀書會,我決定選了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作品《鹽的代價》,一部近期出版的女同志小說。如果大家還記得電影《天才雷普利》的話,那麼她便是其原著《聰明的瑞普利先生》的作者。故事之張力和縝密性,應是非常值得我們一探究竟的。

故事中的兩位主要女性,一個是正值二十歲的浪漫少女,對未來充滿無數幻想卻也懵懂,對與男人的愛和女人的愛皆倉皇而無知;另一個則是正在辦離婚手續的已婚婦女,對於自由、社會責任,對於自己的愛情、女兒的監護權,始終都在她冷靜而世故的思疇裡衡量著、算計著。兩個人因為在一起感到如此美好,總是有意無意地不去在乎身外的世界,對於這一段同性之情彼此似乎也沒有存在過多的罪惡感,然而,她們內心卻為何仍然不安,仍然擔憂,在極為私密的內心裡,到底恐懼、渴求的又將是什麼?

一段刺激的跨洲公路之旅,也可以說是一段追求真愛、尋找自我的旅程。看著她們不時在長途放逐中飲酒作樂,在顛沛流離中不斷地思索、做決定,彷彿遇到的每一處轉彎,亦然都是生命中的一次重大轉折。妳要到哪裡去,而我呢?

我們能不能夠陪伴一起,永遠地旅行下去?

即日起開始預約報名,10人為限,且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帶領人:Sanny、middle
活動時間: 2008/02/24(日)下午3:00~5:00
活動地點:台北某捷運站附近。詳見回信。
活動費用:每人酌收場地費100元(提醒您!為響應環保,請自備水杯。)
報名信箱):[email protected] (請留方便稱呼的名字、聯絡電話、一妹兒,註明參加「二月份公路愛情之旅」,如三天內未收到報名回信,請再來信確認,並於拉拉手網站留言版留言。)


附註:未來,「文學讀書會」將每兩個月(即每個雙月份)舉辦一次,活動當次皆重新開放招收,並可接受預約報名。詳情請定期關注拉拉手網站。

  |  permalink

《惝情書》──那一段惝惘的年月,與兩個女人的情書
- 拉拉手之讀書會

書名:惝情書(唐山出版社)
作者:劉雯欣Sanny (部落格:http://blog.yam.com/sannyliu)

故事介紹:

故事主要是描寫一位女孩子(阿貞)的成長經歷。自小是在非常純樸的鄉下與外婆同住,又成天和表弟一塊兒四處玩耍、為所欲為,使得本性率真狂野的她,其實從未想過「自己(一個女孩子)」到底該成為什麼模樣。直到外婆去世後被接往都市與父母生活,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和自己所想像的竟是如此迥然不同。最後使得她無法不激勵自己一定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認為財富即是人類最好的護衣,用以來抵抗現實、削減自卑的心理。

由於從小深覺自己的生長背景和其他的小孩並不一樣,以至她對「家/家庭/親情」的形象一直都存有很強烈的渴望,與期待。譬如她一去到玲玲家的時候,會對那樣如同皇宮般的境地開始產生幻想,或在後來遇見沈青,也對別人家庭的和睦氣氛百般依戀,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真正生活在其中,成為「那個家」的一份子。

事實上,全書對於「家」的概念,也將不間斷地浮現/影射在周遭許多人身上。譬如阿貞總是羨慕表弟有一位深愛他的母親、一個溫暖不愁吃穿的家;而玲玲的家(縱使在別人眼中的它是多麼富裕,堪稱「上流社會」),最後竟諷刺地成為禁錮之地;阿貞的爸媽,則是在外界眼中不被認同的地下關係,一對沒有證書的伴侶(相形於同志目前的社會地位,同樣不被認同,也不能擁有法令婚約),「但憑什麼人家能走到今天,如果不是彼此心中很堅定、很純粹的愛,如何能?」這是後來阿貞在信裡對玲玲這麼說道,她認為只要兩個人有心走下去,結婚證書就變得如同紙一般單薄了。

對於「同志」的人格,或者說天性,書裡誠是以一種較為自然的態度呈現,我希望帶出的意義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內心最初的意念──即愛的本身。所以無論是玲玲/沈青/阿貞,她們即便是對同性產生情感(好感),也是出於自然的。當然,終究無可避免──因為身處在傳統的社會體制之下──定然會有的認同問題。

故事開始是以主角(阿貞)為第一人稱敘述,回憶這十幾年來所親身經歷的過往;更在她們彼此坦承的往返書信之中,讓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了來自不同的兩個女人的內心世界,與相互扶持的力量──最後那一封長信,則是換以玲玲的角度端點來呈現,補足了阿貞以外的視野,也更深刻地表達出玲玲(另一半)在同志的情感關係中,內心所承受的家庭壓力,心理障礙。

全書主要是希望展現出無論任何一種族群在這個社會上的某一種純實的生活形貌,無論男女、年少、同異性戀……都可能曾是書中的一個角色,也或有他/她值得憑弔回味的地方。將主角的性向人格純實化,反較著重在她生命成長的脈絡裡面,所牽扯到的情感也分為較多面向──也許是對親情/友情/愛情,也或是對家庭的渴望/對事業的成就感/對過去童年的感懷,等等。期許自己的作品該是以更寬厚且坦然的角度去書寫,不強作立場或具有批判性質,也期許這本書將被更寬廣的看見,擁有其獨特的價值。

推薦文
◎文/性別人權協會 王蘋

初次看了書稿跟雯欣溝通時,
我說:你說得太多太明了。
她說:我怕解釋不清楚,讀者看不懂。

怕看不懂!擔心不被了解!
是呀,沒錯,誰不是這樣的心情?!所以,我們能夠說的時候,就要說得很明。

在同志的世界裡,被認可,被看見,總是那麼困難。
為什麼需要解釋這麼多,那是因為她希望大家能真正理解。

如果能多理解一些,看見那如同鱷魚皮般一層層包覆的自我,心思靈動的觀看周遭,敏感、易感。

我如是說:我懂。

你呢?

看著雯欣的小說,心裡浮現一些人影,一些執著於成功的迷思的朋友。
似乎許多人都這樣覺得,一個人要有好的社會地位、有錢,人才會愛她,有權有勢,才配享有其他人的愛。
這其實是在鞏固既有體制,對身處弱勢處境的自己不利的體制。
愛有自己的物質基礎,對不走主流道德道路的同志們,權勢地位金錢,並不是愛情唯一的指標,一個人值不值得被愛,有沒有價值,不是權勢能決定的。

《惝情書》最後披露的遺書有力的反轉了這個迷思。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去迎合社會主流,成為主流社會定義下出類拔萃的人,去支撐想要擁有的浮華世界。
但是堅持的每一點的努力,為自己,為自己愛的人,是會有意義的。

  |  permalink


前一頁